新華社武漢2月1日電(記者 李偉)當前,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依然嚴峻,人們長時間宅在家中,如果缺乏身體活動,對健康不利,而且容易產生焦慮、煩躁等不良情緒。突擊鍛煉、運動過量或運動強度過大,又會增加感染風險。宅在家中該如何科學進行體育鍛煉?近日,華中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院長、教授王斌結合不同人的身體狀況特點,發布了一套健身方法。
王斌介紹,對於鍛煉項目的選擇,公眾要結合家裡的實際情況,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健身項目。沒有特殊運動技能,或者在家裡沒有條件的情況下,可以選擇一些簡單、容易上手的健身項目,“市民可以進行上肢伸肌力量練習、腹肌力量練習、俯臥撐、直臂上舉等居家鍛煉”。
對於兒童、青少年,可以選擇一些趣味性和簡單易懂的鍛煉項目,進行快樂體操、兒童游戲。成年人可以做一些有氧健身操,甚至一些親子健身項目。老年人則可以打打太極拳、八段錦。
王斌說,疫期居家健身的運動強度應以中小強度為主,有良好健身習慣的個人可以適當進行大強度的體育鍛煉。缺乏良好健身習慣的則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健身原則,從小強度開始逐漸過渡。
就鍛煉時間和頻率來說,專家建議成年人每周至少鍛煉3天,每天至少30分鐘。每日單次鍛煉不能達到30分鐘者,分次進行亦可產生相同的累積效應。
“醫務工作者奮戰在防疫第一線,身心俱疲,偶有閑暇時間,可考慮做簡單的活動緩解疲勞。”王斌說,醫務工作者應選擇簡單的肩、背、上肢肌肉的放鬆牽拉。
(責編:王雪純、楊磊)
推薦閱讀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